
2019年校长奖得主 王乐乐
“我会经常质问自己是否真的拼尽全力完成了任务,拒绝敷衍,虽不苛求完美,但我坚持不让过去的自己失望,每一个选择和行动前,都努力让自己先尽量冷静客观的完成思考。”
——王乐乐
王乐乐,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,研究生阶段选择光学工程学科。本科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等多个奖学金,被评为山东大学三好学生,优秀共青团员等等,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过全国一等奖。此次,获得了2019年校长奖,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吗?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学霸的一些分享。
结缘光学,执着追求
初识光学,王乐乐学长就沉迷于其中,正所谓,光之所至,心之所往,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。他说,在大学四年中,每年都对光电这个学科有了与之前相比更进一步的理解,这也反馈在了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上,而唯一不变的是对光学这个学科的执着追求和好奇心,时刻坚持的探究精神和不断完善的创新思维造就了今天的他。虽然,学长认为,他不像其他候选者那样拥有丰富的实践调研与社会工作经历,成绩和科创竞赛也不算突出,但是他对光学的热爱与探索从未止歇。是啊,唯有满腔热爱,才能不辜负这大学四年的青春韶华。

遇到困难,积极解决
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,王乐乐学长也不例外。在四年的科创经历中,他也曾迷茫过,也曾被否定过,那么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和挫折的,他坦言,他会积极和老师以及团队的其他伙伴共同讨论、分享思路,他认为这种解决方法很有效率。而且,在一个解决方式碰壁后,他会选择尝试跳出传统思维壁垒,用别的学科的思路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。不得不说,这种跨学科解决问题值得借鉴,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用这个思路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,突破瓶颈期。

心得分享,一些建议
谈及对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和心得分享时,王乐乐学长强调,对于本科阶段的学习,最主要的是努力跟上老师的课程节奏,布置的任务要尽量独立思考,独立完成,学会使用不同的渠道获取学习资料和信息。
除了理论学习以外,他还认为,理工科的学习可以通过实验来帮助理解理论知识,多尝试大型的科创竞赛,多和老师交流,尽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可以帮助提前培养科研思维。
学长还强调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计划的重要性,而且要认真落实以及适时调整。他本身在专业学习之余就会投入零散时间进行英语学习和日常积累。
此外,学长认为,适当的锻炼会让学习更有效率,另外兴趣爱好的培养也很关键。

学长说,“比起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,所有的付出终会沉淀为底蕴,要把自己的思维闪光的那一刹那铭记在心中。”对于他来说,校长奖的获得,是对他未来科研学习的激励。他希望将来能在物理的天地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,成为母校的骄傲。希望我们也能像王乐乐学长一样,执着追求,孜孜不倦,不断地探索,在学习和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图/王乐乐